当前地点:

中文

选择地点:

星耀上地 | 解开病毒的密码——记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尹卫东

2018-12-11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一是因为他们愿意做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二是因为他们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文的主人公——尹卫东就是一位成功者,一位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题记

 

尹卫东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这个名字,在那个年代,是个极其普通的名字:卫东、卫华、卫国……那时的父母似乎都喜欢把男孩子的名字与这些字眼儿联系起来,好像只有这样,孩子才更像男子汉,更有出息。也正是因此,这些名字后来就成了一个时代的烙印。然而,几十年后的今天,有谁会想到,当你把尹卫东三个字放在百度上去检索的时候,跳入眼帘的竟会是这样几行并不普通的文字——

 

尹卫东,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硕士,高级工程师……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评审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中关村上市公司协会会长……

 

如果我们把上述文字视为顶在尹卫东头上的光环,那么点亮这光环的又是什么呢?

 

简单说吧——

 

中国第一支甲肝灭活疫苗;中国第一支甲肝乙肝联合疫苗;中国第一支不含防腐剂国产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中国第一支与全球同步人用禽流感疫苗,以及全球第一支甲型H1N1流感疫苗等等,都是点亮那支光环的火种。

 

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在2003年SARS横行之时,正是以尹卫东这三个字支撑的那个并不算高大伟岸的躯体,担负了研制SARS灭活疫苗课题组负责人的重任,并在全球率先完成了SARS灭活疫苗1期的临床试验。

 

请记住,是“全球率先”。

 

要想认识和了解尹卫东这个人,我们还是应该从他小时候说起——

 

爱动脑筋和倒插垂杨柳

 

尹卫东是河北省唐山市人,尽管来北京已经很多年了,但他说话时的语调细听还多多少少带有唐山人说话的那些尾音儿,他似乎从来不去掩饰这些,甚至还常把“怎么着?”说成是“咋儿着?”让人听了瞬间就能把彼此的陌生感归零。

 

尹卫东出生在文革前夜的1964年。文革发生时,他才两岁。因此,文革的一些重大事件他好像记得的并不多,但有些在别人眼里也许是极不起眼儿的事,在他那里却一直记忆犹新。这或许就是他的与众不同。

 

尹卫东从小就喜欢动脑筋,喜欢琢磨事儿,在别的孩子眼里看似平常的事,在他的眼里就没那么平常。他是个做事喜欢特立独行的孩子,别的孩子都去做的事情,他偏偏不去做,他做的事情都是别的孩子想都想不出来的。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年春天,学校组织学生课外劳动,小学生劳动,活儿不重,就是把已经截好的一节一节的柳树枝一根一根地插在地里。

 

中国不是有那么一句老话叫“插柳成荫”吗?说的就是这个。那天,老师事先嘱咐同学,插柳树枝一定要正着插——粗的那头儿朝下,细的那头儿朝上,千万别插反了。倘是一般孩子,一定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而且做得一丝不苟。但尹卫东却偏不,他偏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倒着插。他有他的想法,就是想看看倒着插那柳枝能不能成活。

 

或许有人会说他这么做是因为他调皮,不听话。但不听话的孩子最多也就是把柳枝倒着一插了事,不会再有下文,甚至插完了就把事情忘在脑后了,而尹卫东却不是,他是插完之后一直想着这件事,隔三差五地就跑去看看,看看那些倒插的柳枝怎么样了,成活了还是真的死了。直到有一天他发现那几株倒着插的柳枝一个也没成活,全枯死在地里才算死了心。以致后来有人对他说倒插柳枝会长出曲里拐弯儿的柳树时,尹卫东锛儿都没打就告诉人家,倒着插柳根本不可能成活:

 

“我试过”。

 

这是他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别人再说什么他也不信。

 

这件事对他日后的行为到底有多少影响,我们不得而知,但这件事却起码反映出他是个向实践讨要真知灼见的人。

 

人定胜天的悖论和好了伤疤忘了疼

 

 《东周列国志》第二回,有句话叫“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南宋词人刘过在他的《龙洲集·襄央歌》中亦云:“人定兮胜天……”很显然,两人说的“定”字都是指人心安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人都安守本分,那么力量就可以超越大自然。据此,人定胜天的语文释义就应该是“人定兮胜天”(人心定啊,能胜天),而不是“人兮定胜天”(人啊,定能胜天)。

 

然而有意思的是,不知从何年开始,“人定兮胜天”被曲解成了“人兮定胜天”,直到今天也仍是如此。

 

毫无疑问,尹卫东对于“人定胜天”的理解最初也属于后者,所不同的是,聪明过人的他仅将这四个字安置在一个“形而上”的层面上,并以此支撑自己的行动。

 

“人是胜不了天的,但人却要有能够胜天的意志。”他说。

 

的确,没有经历过大灾大难的人,对这四个字不可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但经历者却正好相反。

 

尹卫东就是无数经历者中的一个。

 

唐山大地震那年,尹卫东12岁,小学还没毕业,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但对于那场灾难,他却记忆犹新,用他的话说,一辈子也忘不了。然而,如今尹卫东已经不愿意再提起那场地震,他觉得那是在自己揭自己的伤疤,揭了,会很疼:

 

“人们总是在习惯性地批判‘好了伤疤忘了疼’,那是没有真正疼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唐山人的疼,那是真疼啊,疼进了骨髓。我相信每一个经历过那场地震的唐山人最想忘掉的,就是那个疼。忘了那个疼,没有错,应该忘了,总也不忘,沉溺其中,那日子还怎么过?”

 

是啊,这正像有的人所说的那样:人的一生,不管遇到了怎样的坎坷,都必须有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而这个勇气,是以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作为支撑的。

 

尹卫东也是这样。在这里,我们必须截取几个震后的生活片段,以便对尹卫东的生活勇气和与众不同加以说明——

 

片段一

 

1976年7月28号的那场地震发生后,整个唐山都被震没了,尹卫东上学的学校也没了。那天,他跑去学校,到了那儿才知道学校已经成了一片堆满砖头和瓦砾的废墟,像是他在一部战争片看到的那样,满目荒凉,凄凄惨惨,叫人看了心里一阵阵发紧。而更让他心里发紧的是,他的不少的老师和同学都被那场地震夺去了生命。

 

幸免于难的老师带着几个同样幸免于难的孩子在一片小树林里继续上课。尹卫东记得老师讲的第一堂课就是人定胜天。老师从古代的愚公移山讲起,接着又讲了精卫填海、大禹治水,修筑万里长城……最后一直讲到的是抗震救灾,老师讲得荡气回肠,尹卫东在下面认真地听着,以致激动万分,血脉偾张。尹卫东后来说,老师的话他至今铭记在心:一场地震,什么都没有了,但我还在!只要我还在,就能创造生活,创造未来!

 

多么掷地有声、鼓舞人心的话语!

 

几十年来,尹卫东一直将这句话当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片段二

 

地震发生后不久,尹卫东小学毕业升入了初中。上初中就是大孩子了,他的聪明才智也在这个时候不知不觉地显露了出来。记得最清楚的是有一次上物理课,因为没有课本,(地震的原因)加上那时的“教育要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的指导,老师就把班上的同学带到离学校不远的一片平地上让他们学开拖拉机。老师先给他们讲了一遍开拖拉机的基本要领,又亲自上去示范了一遍,然后就让同学们轮着上去开。结果是班上大部分同学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人一上去就蒙了,怎么鼓捣都不行,就是开不走,一个个都急得满头大汗,但仍无济于事。轮到尹卫东了,上机之前,他先把老师说的要领仔仔细细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然后信步登机,只一次就把拖拉机开跑了。

 

这件看似普通的事,放在今天也许不算什么,但在当时,在四轮驱动机械还被视为比较稀有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对于一个刚刚升入中学从未接触过机械的孩子来讲,的确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

 

片段三

 

也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学校开了农业课,那时的农业课不像后来净是一些宏观的理论,看不见,摸不着:什么农业生产的地区差异;什么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还有什么农业结构的变化和特点,耕作制度和方式,等等,一看就让人发蒙。

那时的农业课很具体,且注重实践。老师讲玉米杂交时,事先真就在学校的地里种了一大片玉米。尹卫东记得那片玉米地一共有五垄,老师常领着他们到地里去劳动:锄草、施肥、灌溉……什么都干。玉米该授粉的时候,老师把全班同学都带到了那片地里,告诉他们把其中四垄的“雄穗”一个不剩地都掐了,只留下最边上的一垄“雄穗”。老师说,这样,风一刮,雄粉飘落,落到“雌穗”上,一下子就完成了玉米的杂交……后来的事情果然如老师所说那样,玉米杂交成功了。

 

这件事对尹卫东的启发很大,让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和神奇。

 

……

 

唐山卫校飞出的金凤凰

 

1979年,尹卫东初中毕业后考上了唐山卫校。在卫校他读了3年公共卫生专业,三年的学校生活说起来并不算长,但这三年对于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特殊意义。因为这三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初始之年,是全国人民解放思想、摒弃一切禁锢,意气风发,开始轻装前进的三年。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读书,尹卫东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了,时间对于他来讲,根本不够用,他几乎天天“三更灯火,五更鸡”——然而,时至今日,我们却很难找到一个恰当的词语去再现这个用功的学生当年夙兴夜寐、焚膏继晷的那种刻苦…… 

 

1982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卫校毕业,被分配到了唐山市卫生防疫站。

 

卫生防疫站属于事业单位,旱涝保收,是那种“一般没啥事儿,有事忙一阵儿”的工作性质。很多人都羡慕这样的工作,觉得轻轻松松拿钱,热不着,冷不着,也累不着,是个养人的好地方。按照常理,尹卫东到了卫生防疫站这样的单位,完全可以像别人一样,当个普通大夫,有事儿跟着大伙儿一起忙活忙活,没事儿优哉游哉,“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上班来下班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生活既安逸悠闲,又不会有什么差池找上门来。多好?而且很多人也都是那么过来的,尽管一辈子默默无闻,倒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但尹卫东却不愿意这样,他觉得整天这样度日,简直就是虚度光阴,是在浪费青春,浪费生命。他不愿意,他想干出点儿事来,而且他觉得他能干出点儿事来。埋在他心里的那个“与众不同”也在不断地激励他。那时候,甲肝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个十分可怕的疾病,每年的病患者不计其数,尤其是青少年,患病率更高。也许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尹卫东将目光投向了甲肝疫苗的研制。

 

说干就干,目标既以决定,他什么都不再想,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照理,有关尹卫东的这一段经历,一定会有十分精彩的故事,我们也应该在此施以浓墨重彩的描写和展示。但由于其中学术语言的晦涩难懂,以及他本人一直保持的缄默和低调,不管是笔者当面采访,还是查找各种资料,最终都没能见到更加详细的相关记载。因此,我们只能简单地围绕其取得的成果述其大概——

 

1985年,尹卫东在全国率先分离出了甲肝病毒;

 

1988年,他成功完成了甲肝的诊断试剂的研制;

 

1999年,他又研制出了甲肝灭活疫苗。

 

……

 

人们很难想象,取得这些成果的研究者竟然是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普通医生。从那时开始,尹卫东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各种表彰会接踵而来……

 

毋庸讳言,这以后,鲜花和掌声多了,面对这一切,他没有像有些人那样迷失了方向。相反,他依然故我,依然埋头在他的科研里。

 

1988年尹卫东被评为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成了上世纪八十年代青年人学习的楷模。

面对这巨大的荣誉,尹卫东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时刻警惕着眼前的那些光环遮住自己的双眼。事实上,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取得的成就早已属于过去,他追求的永远是下一个目标,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呢?是把在实验室取得的成果转化为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疫苗产品。他觉得只有这样疫苗才会造福百姓,造福社会,乃至造福人类……

他的这一想法在当时并不被所有的人看好,已经习惯于计划经济那一套的人,甚至认为他这是在冒险,是在走一条个人发家之路。

 

但尹卫东却不这么想,他明白,要想成功,就必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尽管这条路布满了荆棘,他也在所不辞。他的这一想法最终得到了唐山市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那一年,他顺利完成了疫苗从研制到生产的飞跃,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尹卫东后来说,假如没有改革开放,他就是想“飞”也飞不起来。那么,后面的一切也就都不会发生,更无从说起。